1、煤改電階段(2014-2018)。我們把它比喻為1.0版本。
2010年開始出現了電采暖產品,但是屬于零星狀態。有政府政策推動是從2014年開始的。這個階段的主要產品是電鍋爐,直接替代煤鍋爐,不必拆除用戶室內原有的水暖氣片或水地暖系統。在發現了電鍋爐的明顯不足之后,河北省住建廳在多次調研和論證基礎上,出臺了《關于推廣使用碳纖維電采暖技術和產品的通知》以及《碳纖維電地暖施工操作規程》(后來作為住建部標準執行)等配套的文件和標準,推動了我國碳纖維電采暖市場的發展。
2、清潔供暖階段(2018-2020)。我們把它比喻為2.0版本。
鑒于上一階段出現的各類電采暖產品“王婆賣瓜”式的廣譜型叫賣、“賣一把就注銷”式的不負責任行為以及用戶們對于電采暖費用的無法承受,空氣源熱泵出現在了市場上,以吸取空氣中熱源為噱頭、以聲稱每天運行費用低于燃煤吸眼球、以可以在北方室外-35°氣溫下繼續工作等要素為營銷點,占據了整個電采暖市場的80%份額。海爾、力諾瑞特、四季沐歌等品牌曾創造了在京津冀地區年銷售過百億的佳績。
在此階段中,2020年1月份,國家有關部委發出了政策“退坡”信號,即從2020年開始,煤改電補貼標準和優惠電價補貼標準降至50%、2021和2022兩年再各降25%,三年后全部實行市場化。由于疫情影響,這一政策有所松動,河北等省份宣布推遲“退坡”,天津宣布延遲“退坡”三年,吉林宣布延遲“退坡”兩年。這一信號一經確認,直接導致了清潔供暖行業大洗牌,近千家相關企業轉行退出了市場。
3、智慧取暖階段(2021- )。我們把它比喻為3.0版本。
隨著5G技術和信號的普及,智能取暖將走進尋常百姓家。在用戶室內,可以在不同房間的不同部位安置智能傳感器。這個傳感器有記憶功能,自動記錄主人們每個人的溫度習慣,當某位主人保持一個位置不動超過10秒后,傳感器將信號傳至室內采暖系統中樞“大腦”,這個房間將自動將室溫調至該主人喜歡的溫度。同時,當這個房間無人時,傳感器也將室溫自動調成無人低溫狀態。從而實現“分室控溫、流量計費”的智能型智慧取暖的供暖改革和發展的目標。
在這一階段里,從2014年開始就始終沒有得到實質性觸及的農村煤改電市場,將得到真正的改變。
在這一階段里有一個大趨勢:農村人進城和上樓(標志是:撤村并戶的集中安置、城鎮化建設、城鄉戶口取消差別、農民進城居住、宅基地和承包權流轉)。同時,城里人下鄉進村(老齡化之后,退休后的六十歲以上的、有一定經濟基礎的、無家庭負擔的、身體相對健康的、完成了子孫輩撫養任務的城里人們,開始下鄉進村居住,實現自己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夢想)。這些下鄉進村居住的城里人們把物業、保安、保潔、保姆、醫療、快遞、訂餐、外賣等等城市化生活方式都帶進了農村。有清潔取暖、有室內水沖坐便甚至還有溫泉入戶桑拿泡澡、房前屋后種菜種花的青山綠水獨門獨院,將成為城里人的新的生活方式。這一趨勢也必將智慧取暖帶進農村從而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取暖方式。